台湾碳权交易办法 815 正式上路!环境部最快九月底有首笔买卖 body classpost

为建立公开透明碳权交易市场机制,台湾环境部昨日发布「温室气体减量额度交易拍卖及移转管理办法」,8 月 15日将正式实施,环境部预计,国内第一笔碳权买卖,最快将在 9 月底于碳权交易所进行交易。
(前情提要:台湾首批碳权交易开市!台积电、国泰金..27家企业大买8.8万吨CO2,区块链能助碳经济?)
(背景补充:一文读懂台湾碳权交易所3大交易板块、限制与规范,碳权STO还有戏?)

台湾正式进入排碳有价时代,环境部推行碳费征收与自愿减量并行,事业或各级政府可执行自愿减量专案,取得减量额度(俗称碳权),接着就可以至碳权交易所交易,提供须缴交碳费或需进行增量抵换等对象购买。

碳权交易办法将上路

为建立我国公开透明的自愿减量交易市场机制,环境部昨日发布「温室气体减量额度交易拍卖及移转管理办法」,条文共 38条,明定国内减量额度(碳权)在持有、交易或拍卖、成交及使用注销等各个阶段相关规范,将于今年 8 月 15 日施行。

该办法规范适用国内碳权交易或拍卖的标的包括 3 种,分别是「先期专案」、「抵换专案」及「自愿减量专案」3种减量额度,同时还明定三大买卖方式,包括「定价交易」、「协议交易」及「拍卖」:

根据该办法,未来需在碳交所建置的平台上交易,禁止一般民间单位提供平台从事减量额度仲介、代销或买卖业务,以集中管理减量额度买卖市场,强化集中管理市场、也避免碳诈骗。

减量额度以 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,交易及拍卖相关资讯将公开于交易平台供各界检视与查询,有效避免漂绿疑虑,目前要求事业为买方,并不开放予个人买卖,减量额度经过交易或拍卖后,由环境部确认移转,且移转仅限 1 次。

料 9 月出现国内首笔碳权交易

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表示,考量到企业是以购买减量额度抵减自身排碳责任,针对定价交易及拍卖买方,将收取成交价 5% 的手续费,采取协议交易者,买方须缴交以每一减量额度单位交易量乘以碳费费率的 5%,或最近一次相同类型专案单位成交价格的 5% 等。

黄伟鸣推估,第一笔国内碳权最快今年 9 月底、10月初上架至碳交所,在此之前,要先找到减量额度的卖家,至于销售减量额度有课征营业税问题,已与财政部讨论,将比照再生能源凭证,针对其销售额依法课征营业税。

此前,台湾碳权交易所首批国际碳权交易已在去年 12 月正式启动,首日购买首批国际碳权的国内企业共有 27 家, 首日总交易量超 8.8 万公吨,交易额约 80 万美元,当时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就预告,希望 2024 下半年能启动国内碳权平台,为台湾净零迈向新里程碑。

📍相关报导📍

台湾碳权交易所8/7上路,「碳经济时代」区块链能发挥什么优势?

富邦蔡明忠:加密货币时代必来临!看好区块链金融商品交易前景

全球首家!德国推出区块链「碳权交易所」:看好现实资产代币化(RWA)推动再生能源市场

Leave a Reply

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